浙江大学考研论坛欢迎您!本站由研究生创办运营,提供浙大往年考研真题和研究生辅导服务【非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快递查询]
浙江大学考研网
网站首页
院系信息
购买指南
考研商城
  • 首 页

  • 考研资料

  • 考博真题

  • 研究生招生

  • 招生信息

  • 考研分数线

  • 考研经验

  • 考研问题

  • 联系学姐

热门资料:

  • 管理学全套
  • 外国语学院
  • 管理学
  • 环境工程
  • 结构力学
  • 法学
  • 电路
  • 【考博英语 真题】
  • 大学排名
当前位置:浙江大学 > 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常见问题 > 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考研的宋词研究的大纲有哪些?

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考研的宋词研究的大纲有哪些?

作者:浙大考研网 点击:次
add 浙江大学研究生微信
为你免费答疑

免费领真题,找辅导
【浙江大学考研网 zhedakaoyan.com 常见问题】 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考研的宋词研究的大纲有哪些?
唯一权威的浙江大学考研网站为大家提供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考研的宋词研究的大纲有哪些?,本站由浙江大学研究生创办,更多浙大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
指定用书:《唐宋词通论》,吴熊和主编,浙江古籍出版社,89年版
《宋词研究》与《唐诗研究》同是对中国文学史进行断代分体专题研究的课程,现被列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自学考试的选修课之一,于《唐诗研究》之后开设。
宋词与唐诗、元曲并称。它继唐诗之后代表了我国诗歌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宋代文学的一个杰出成就。唐圭璋先生编定的《全宋词》,汇录词人一千三百余家,词作一万九千九百余首(加上订补与孔凡礼《全宋词补遗》所辑,超过两万首)。宋词之盛,于此可见。千余年来,词与诗并行发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两种主要诗体。词学也从宋至清,发展为一种独立的、自成体系的专门之学。《宋词研究》以宋词为主要对象,同时也旁及词学研究中的一些有关问题。
开设《宋词研究》课,将以现代意识观照历史文化,介绍本学科的历史状况和目前进展为目的,以便丰富知识,拓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与研究能力。具体要求是:
了解与掌握词的体制以及小令、长调等词调类别;
领会词的艺术特质,探讨词与诗在内容风格以及艺术手法上的若干重要差异;
了解唐宋词的发展过程和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
阅读与熟悉宋词中的一些名家名作,并善于分析与鉴赏。
本课程以吴熊和著《唐宋词通论》为主要教材。具体作品可阅读有关宋词选集,如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夏承焘、盛韬青《唐宋词选》(中国青年出版社)、胡云翼《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可择便任选一种。
 
第一章  词的起源
词在唐五代时称为曲子或曲子词。词是曲子词的简称,它的本义就是配合燕乐乐曲用歌唱的歌词。
词是随着隋唐燕乐(宴乐)的兴盛而起的一种音乐文艺。燕乐是唐代各种俗乐的总称,是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域胡乐与中原本土的俗乐融汇而成的一种新乐。它继先秦雅乐、汉魏六朝清乐之后,开辟了一个新的音乐时代。由于燕乐兼容胡汉,在乐津、乐器、乐曲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新变化,风行于唐代宫廷及南北各大都市。公私宴会与娱乐场所,大都有燕乐乐曲的演奏。唐崔令钦《教坊记》有一张《曲名表》,记载了开元、天宝间唐玄宗建立教坊后所演奏的乐曲,有大曲与杂曲共三百二十四曲。这些教坊曲后来有很多被配上歌词传唱开来。它们就成了有声有辞、声辞相配的最早一部分词调。唐教坊曲和中晚唐的民间俗曲,都是词调的重要来源。有乐始有曲,有曲始有词。因此,要谈论词的起源,必须从词与燕乐的关系入手。不从词乐说起,词的起源以及词的体制、律调、作法等问题,将无从得到确切说明。
但是词作为一种音乐文艺,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词的产生不但需要燕乐风和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音乐环境,它同时还关涉到当时的社会风习,人们的社交方式,以歌舞伴酒的歌伎制度,以及文人同乐工歌伎交往中的特殊心态等一系列问题。词的社交功能与娱乐功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同它的抒情功能相伴而行的。不妨说,词是在综合这些复杂因素在内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学——文化现象。应该广泛地从文学的、音乐的、文化的各种角度,观照词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关于词起于何时,从宋代起,就有三种不同说法。
一是起于隋唐之际。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张炎《词源序》谓:“粤自隋、唐以来,声诗间为长短句。”
一是起于盛唐。李清照《词论》:“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她就以开元、天宝年间李衮“歌擅天下”说起,历数自唐至宋的词坛流变。
一是起于中唐。沈括《梦溪笔谈》卷五说:“唐人乃以词填入曲中,不复用和声。此格虽云自王涯始,然贞元、元和之间,为之者已多。亦有在涯之前者。”
这三种说法当然各有所据,然亦不免各有所偏。根据现有资料,这三种说法其实可以统一起来,它们实际指的是词依燕乐而兴的三个阶段。隋唐之际为燕乐的传入和兴起之始;盛唐曲调繁衍,流变日烦,为词的创作提供了充足的乐曲条件;中唐则文人填词的风气渐开,“依曲拍为句”的填词方式至此方始确立。九世纪初白居易、刘禹锡依曲拍为句作《忆江南》词,可以作为词体确立的一个标志。其特点是以乐定词,由齐言转向杂言。此后就在按谱填词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一整套词的体制与格律。
旧说李白曾作《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忆秦娥》(箫声咽)两首词,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造》卷一推为“百代词曲之祖”。但之两首词是否李白所作,明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成为词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从现有资料来看,怀疑的理由比较充分,足以论定它们为李白所作的证据则颇感薄弱。词起于中唐之说,较之认为词起于盛唐,似乎更符合历史事实。
思考题
1、什么叫燕乐?词的产生与燕乐有什么关系?研究词的起源,为什么必须从词乐入手?
2、为什么说词起于中唐,其根据是什么?
3、围绕托名李白的《菩萨蛮》、《亿秦娥》两首词,有过哪些争论?
4、唐曲子与宋词的关系如何?
 
第二章    词的体制
词在形式体制上的特点,源于它同燕乐之间“诗乐相生的”亲缘关系,由它作为燕乐曲辞的性质所决定。词曲相依,其方式就是由乐以定词,依曲以定体。曲调是一首歌曲的音乐形式,词调则是符合某一曲调的歌词形式。词调的长短、分段、韵位、句法以及字声,主要取决于曲调。这是词调对曲调的依从性。但词调一经成体,它就可以脱离曲调,作为一种新的格律诗体而被运用。这是词调对曲调的独立性。唐宋词人,在依曲定体的基础上,借鉴前代诗歌主要是唐代近体诗的声律,创制了千百个词调,使这种独具风度声响,有着严整而完备格律的词体得到了充分发展。
词与诗在形式体制上的区别,主要有下列五点:
一、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调名。调名本是曲名,除了表明其音乐内容,有时还表示曲调的性质和令、引、近、慢等乐曲类别。词调就依曲为名,不而另外据词意立题。
二、词大都分为数片,以分两片的居多。唐宋曲调的结构,大都分为两段,即由两个乐段组成一曲。初期的短词小令,乐止一段,少数长调慢曲,则多至三段、四段。词调的分片,就是依照乐曲的分段而来。片又称为“遍”或“阕”。词仅一片的为“单调”,两片的为“双调”,三片、四片的则称为“三叠”、“四叠”。
三、词的押韵位置各调不同。乐曲有“均”,一均就是一个乐句。若干乐句组成一个乐段,若干乐段组成一个乐曲。词中一韵,就是乐曲中的一个乐句,若干乐段组成一个乐曲。词中一韵,就是乐曲中的一个乐句。词调《八声甘州》,即由八韵组成一曲。元夏庭芝《青楼集》记歌妓李定奴于勾阑中曾唱《八声甘州》,喝彩八声。
四、词彩用长短句,句法参差多变。诗也有长短句,但以五、七言为基本句式。词的分句,则与曲拍有关。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就依曲调的节拍而定。词有了长短错综的句式与和谐的声调,即使不付之歌唱,吟诵起来也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五、词的字声配合更为严密。词的字声组合基本上和诗律相似,但变化甚多。有些词调除了分平仄,还在严辨四声阴阳。作词有“审音用字”之说,以文字声调与乐曲的音调相谐合。象周邦彦、姜夔等号称“知音”的词人,审音用字则更为讲究。
了解词体的特点,词对曲的依从性,不能不首先予以注意。无视这一点,将无从说明词体的由来。但不能由此而把词看作曲的附属物,抹煞唐宋词人在创建这种新诗体方面的重要创造,词与燕乐既有“诗乐相生”的一面,同时又有“诗乐相妨”的一面。在唐宋词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词、乐相合与词、乐相离,这两种倾向就始终存在,互为消长。后面一种倾向后来逐渐上升至主导地位,摆脱了词对曲的依从,词才取得了独立的文学生命,充分发挥其抒情功能。词与音乐这种始合而终离的关系,是符合文学发展的规律的。
思考题
1、为什么诗词的形式体制主要是由它作为燕乐歌辞的性质决定的?
2、词在形式体制上有哪些特点?
3、举宋词数首加以标点、分片和标明韵位。
第三章    词调的类别与演变
词调大都是从曲调转化而来的。唐宋词调,据清代万树《词律》、王奕清等《词谱》著录,总数在一千以上,其组成情况相当复杂。
就它们的来源与作者说,有来自民间的,有创自唐教坊、宋大晟府等音乐机构的,也有一些是词人的自度曲。
就它们的音乐成分说,有接近传统的清乐的,有属于来自两域的胡部诸乐的;出于燕乐系统的,唐代燕乐与宋代燕乐也有所不同。另外,还有一部分是金元音乐。
就它们的句式说,固然以长短句为主(宋人所创词调全是长短句),但也有部分词调保持五言、六言、七言等整齐句式。
就它们的运用方式说,词调绝大多数是单独运用、单谱单唱的,但它同时还用于歌舞、说唱、杂剧等其他艺术形式,其运用方式也多种多样。如用于转踏、鼓子词的,是同一曲调的联章;用于大曲、法曲的,是同一宫调的多种曲调的联套;用于诸宫调的,则是不同宫调的多种曲调的联套等等。
唐宋词调,主要有大曲、杂曲两类。
大曲唐宋时代的大型歌舞曲,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奏成,一套大曲往往多至十余段甚至三十余段,全部演奏不易。通常是采用其中美听而能独立流传的一遍用作词调,称为“摘遍”。
杂曲有令、引、近、慢诸体。令又称为小令、歌令、令曲、令章。词曲称令,盖出于唐人宴席间所行的酒令。歌令一般调短字少,因此凡小调曲也可概称为令。引又称为引子,常用作一套乐曲中的序曲。近又称为引拍。引与近两类词调,其长短、字数大都介于小令与慢词之间,后来被视为中调。慢是慢曲子的简称,与急曲子相对而言,一般字多调长,以一曲八韵的居多。令、引、近、慢各有其不同的节奏与唱法,在作法上也有所不同。
乐曲有其时代性与地域性。唐宋两代乐曲的变动很大,词调的演变也就反映着乐曲的因革与兴衰。大体说来,唐五代词调以小令为主,齐言、杂言并存。北宋新声竞繁,众体兼备,词调大盛。柳永、苏轼、周邦彦等在慢词的创制与运用上分别作出重要贡献。南宋时除姜夔、吴文英等词人自度曲外,词调发展呈现停滞状态,最后趋于衰落。音乐文艺的重心遂由词而转向金元曲子与南戏。
思考题
1、何谓令、引、近、慢?
2、柳永、苏轼、周邦彦对丰富与发展北宋词调有过什么贡献?
3、什么叫自度曲?姜夔十七首自度曲的价值何在?
第四章    北宋词
宋词承唐五代曲子词发展而来。结集于西蜀的《花间集》和李煜、冯延已代表的南唐词,对两宋词坛有着重大影响。
宋初西蜀欧阳炯、荆南孙光宪、南唐李煜先后入宋,为易代之际传递词风脉络。欧阳炯于后蜀广政三年(940)为《花间集》作序,后随蜀主孟昶归宋。开宝四年(971)卒。孙光宪于宋平荆南后,仕宋为黄州刺史,卒于开宝元年(968)。欧阳炯、孙光宪均为《花间集》词人。自《花间集》结集至宋初,尚在世三十年左右,他们的后期词皆散失无传。齐已有《谢荆幕孙郎中见示乐府歌集》七绝一首,见《全唐诗》卷847。孙光宪这部《乐府歌舞》,可能同李  的《琼瑶集》一样,属于最早一批词人专集。李煜于开宝八年(975)降宋,太平兴国元年(978年)卒。他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往事只堪哀)、《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诸名作,都是囚居汴说的三年间写的,从时间上说,已属于宋词了。
北宋前期词人,大都出于江南,主要继承了南唐词风。来自江西的晏殊和欧阳修,就使南唐词风入宋后又复炽转盛。清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中说:“(欧阳)文忠家庐陵,而(晏)元献家临川,词家遂有西江一派。其词与元献同出南唐,而深致则过之”。晏殊之子晏几道,他的《小山词》自序,亦自谓“续南部诸贤绪馀”,即承继南唐词风。不过晏几道又渐染花间的  丽,与晏、欧的疏隽闲雅,又有不同。
花间词、南唐词所用的体调,概为小令。敦煌词与《尊前集》虽有长调慢曲,但不过偶见,未成风气。自中唐词之初起,下及北宋的二个多世纪中,以短章小词配合令曲的局面,基本上相沿未改,这个局面要直到柳永词的推开,始得改观。柳永以仁宗时代都市流行的新声慢曲,填词传唱,从而取代了唐五代旧有的小令,形成了长调为主、小令为辅的宋词格局。柳永的《乐章集》中,慢词长调多达一百余首,使词调获得了新的重要来源。两宋慢词的兴盛,就是柳永开始的。柳永的歌词还远传到宋以外的西夏,据说西夏“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西北游牧地区也唱开了以汴梁的“京乐”为主的声调谐美的柳永词。
柳永词从词调到作法,都代表了宋词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他除了发展慢词,还采用了适合慢词的赋体的作法,善于铺叙,形容北宋承平气象和羁旅行役。柳永词的另一特色,就是近于俚俗,因此盛行于市井巷陌。但他的一些名作,俗中有雅,不乏风致。柳永词还下开金元曲子,在敦煌曲与金元曲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苏轼鉴于柳永等耽于风情,有失雅正的弊病,对宋词进行了全面改革。苏轼对词的全面革新,集中到一点,就是陈师道《后山诗话》所说的:“以诗入词。”苏轼在唐宋词史上的作用,在于提高词品,扩大词境,改变词风,推进词律。这几个方面的成就,都与他的“以诗入词”有关。不过“以诗入词”也是有限度的,决不等于诗词混一或诗词合流,苏诗与苏词,不仅体调不同,而且风味、情趣也各有所擅。苏轼一面大胆革新词风,一面又悉心尊重和维护词体的特点。他十分注意发挥词体音律谐美、句式参差、用韵错落等优长,创造了苏轼的古、近体诗所未能达到的独特的词的境界。因此,苏轼既“以诗入词”,正其本原;又“以词还词”,完其本色。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苏轼对词的革新才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明张  《诗余图谱》提出词有二体:“一体婉约,一体豪放。”清王土祯《花草蒙拾》就把宋词分为婉约、豪放二派。苏轼的词,被认为是开了豪放一派。在苏轼之前,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写边塞秋思,王安石《桂枝香》(登临纵目)写金陵怀古,可算是豪放派的先声。不过分宋词为婉约、豪放两派,并不全合宋词实际,已招致众多的异议。
秦观的词,过去被尊为婉约派的正宗。李清照《词论》说秦观词的特点是“专主情致”。他是李煜之后最为本色的抒情词人。他的小令,兼有李煜的淡雅深婉和晏几道的妍丽俊逸,使南唐以来的抒情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周邦彦是北宋末的大词人。他精于乐律,知音识曲。对审定古调尤其是创制新调有重要贡献。周邦彦的词融化唐诗如己出,多取李贺、李商隐、温庭筠、杜牧等清辞丽句入词,所以缜密典丽,富艳精工。他的词精研词法,讲究布局结构,可以示人以作词门径。周邦彦的《片玉集》在南宋被奉为典范。南宋后期,“远祧清真,近师白石”,几乎成了一般词人的共趋的风尚。
北宋著名词人,还有张先、贺铸等。张先与柳永大体同时,小令、长调俱工。他仍以小令的作法作长调,词风介乎晏、欧与柳永之间,正处于这两种词风的中间状态。贺铸曾任武职,刚直有侠气。他以《青玉案》(凌波不过)一词著名。但除了这些哀怨之音,值得称道的还有《六州歌头》等慷慨豪迈之作,在北宋词中别创一格。
思考题
一、柳永在宋词中的地位如何?
二、苏轼对词有哪些革新?如何看待“以诗入词”?
三、把宋词分豪放、婉约两派的利弊得失。
四、对北宋词中的一些名作如何评价?第五章    南宋词
赵鼎作于建炎元年(1127)的《满江红》(丁末九月南渡,泊舟仪真江口作),是现今可考的第一首南渡词。北宋沦亡之痛一下子冲刷原先弥漫词坛的笙萧细响,使一向远离政治的词,在这次空前的民族灾难中获得新的机运。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收有赵鼎、李光、李纲、胡铨四人的《南宋四名臣词》一卷,加上岳飞的《小重山》诸词,表明南宋词有个很好的开端。老词人张元干南渡时已六十岁,他一变原来婉丽妩秀之体,他的《芦川词》以《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新州”、“寄李伯纪丞相”二词压卷,慷慨悲凉,郁塞不平,更为日后的辛弃疾爱国词派导夫先路。
李清照对两宋词的发展有其特殊贡献。南宋以来的抒情词,经过二晏、欧阳修到秦观,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但有时不免令人感到缺乏时代气息。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宋之际的沧桑巨变,她的前期词以空灵飞动的女性笔触自写闺阁心情,为传统的抒情词吹进了清新的空气;她的后期词则突出抒写苦难的时代一个饱经忧患者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这些词就深深地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在李清照的词中,时代悲剧和她个人的独特感受与艺术独创性完全融合在一起,使传统抒情词又一次得到充实和改造。
在南宋时期,有继承大晟乐、专门作词应制的康与之、曹勋、曾觌等一派,有潇洒飘逸又颓唐自放的朱敦儒一派,但代表民族正气的辛弃疾爱国词派是这时期的主流。辛弃疾爱国词派,阵容甚壮,贯穿于整个南宋时期。它上承苏轼,南渡初一些“中兴名臣”为之前驱,陆游、陈亮等爱国志士为之羽翼,之后犹不乏有力的后继者(前人所举,有刘过,刘克庄,黄机等)。它的余波,直至宋末元初的刘辰翁等人。有了辛弃疾词派,南宋词坛才出现了雄视一世的“虎虎有生气”的局面。
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有六百二十首,是宋代词人中创作数量最多的。辛弃疾以炽热的爱国热情和饱满的斗争精神倾注于词,使词里跳动着国家民族的脉搏。词的艺术容量和抒情功能在他手中达到了新的高度。辛弃疾的词显然受到苏轼的影响,但辛词的风格主要来源于他的时代和他的思想性格。苏、辛并称,二家词风实有同有异。认真说来,他们的不同之处,也许并不小于他们的相同之处。王国维《人间词话》说:“东坡之词圹,稼轩之词豪。”就注意到苏、辛之间的重要区别。稼轩词的风格既有统一性又有多样化,在两宋词人中也较为突出。
张孝祥亦是南渡大家。他仰慕苏轼,“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他的《于湖词》二百二十余首,词风即介乎苏、辛之间。
姜夔与辛弃疾的创作年代相若,他于稼轩词酣畅淋漓之外,另立一宗,向风慕义者,一时蜂起,形成了南宋中后期左右词坛的一个重要派别,其影响还一直下及于清初的浙派词。他的《白石道人歌曲》八十四首,辞语尔雅,韵度高绝,为宋词带来了新的意境和格调。清空和骚雅,便是姜夔词的主要特点,也是这一派词人追求的主要目标。姜夔词中有《扬州慢》等十七首自度曲,都旁注音谱,是现存宋人词集中仅有的完整的宋词乐谱,是研究南宋词乐的珍贵艺术文献。
吴文英词,其源流承自周邦彦。不少人说吴文英的词象七宝楼台一样眩人耳目,但终不免晦涩。其实他于周邦彦的“明秀”之外,另创一种“隐秀”的风格。他的《梦窗词》三百三十余首,即以绵密研炼见称。
宋末词人大都近于江湖派人物,但宋亡之后,志士词和遗民词又有不少佳作。文天祥、刘辰翁等发扬苏、辛词风,周密、王沂孙、张炎、蒋捷等谨持周、姜衣钵,宋元之际词坛,主要就是这样两派。前者悲歌康慨,后者凄断苦咽,这两种音色,虽有高低强弱的不同,但起协奏了宋词的尾声。
思考题
一、南宋爱国词派的流变过程。
二、辛弃疾统一而又多样化的风格。
三、姜夔词的艺术特色。
四、你读梦窗词有什么体会?
五、对南宋若干名家名作的分析与鉴赏。
第六章    宋词专信与有关研究著作
新、旧《唐书》的《艺文志》并不著录词籍。宋人书录中,尤袤《遂初堂书目》始设词曲类,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则著录词籍尤详。饶宗颐的《词籍考》,对历代词籍的版本源流进行了系统考订。《历代词籍综录》也正在编订中。
下面介绍一些重要的词籍和词学研究著作。
一、总集    唐圭璋主编《全宋词》最为完备。毛晋《宋六十名家词》,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朱祖谋《  村丛书》,也有重要的版本校勘价值。
二、选集    宋时选集重要的有曾  《乐府雅词》、何士信《草堂诗余》、黄升《花庵词选》、周密《绝妙词选》。清时选集重要的有朱彝尊《词综》、张惠言《词选》、周济《宋四家词选》。近人关于宋词选集甚多,可自行选择。
三、别集    重要的有柳永《乐章集》、晏殊《珠玉词》、晏几道《小山词》、苏轼《东坡乐府》、秦观《淮海居士长短句》、周邦彦《片玉集》、《清真集》,李清照《漱玉词》、辛弃疾《稼轩长短句》、姜夔《白石道人歌曲》、吴文英《梦窗词》、张炎《山中白云词》、王沂孙《花外集》等。宋人一些重要的词人别集大都有后人的笺释本。
四、词话、词谱、词韵    唐圭璋主编《词话丛编》收历代词话八十五种。其中重要的有张炎《词源》,张惠言、周济的词经,陈挺焯《白雨斋词话》、王国维《人间词话》等。宋代词谱无传。清康熙时万树《词律》和王奕清等所编的《钦定词谱》收集词调甚备,但还可增补。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则较为简明。词韵基本上可以戈载《词林正韵》为依据。
五、有关词学研究著作    吴梅《词学通论》、王易《词曲史》、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唐宋词论丛》、《月轮楼词论集》等,缪铖《诗词散论》、叶嘉莹《迦陵论词杂著》等可根据各人条件研读。
思考题
一、了解有关宋词的一些总集、别集的情况。
二、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价值和影响。
三、当代词学研究有哪些重要著作。
必读篇目(举例)
柳永《望海潮》、《雨霖铃》、《八声甘州》,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欧阳修《踏莎行》,张先《天仙子》,王安石《桂枝香》,晏几道《临江山》、《鹧鸪天》,苏轼《江城子》、《水调歌头》、《念奴娇》、《定风波》、《蝶恋花》,秦观《满庭芳》、《鹊娇仙》、《踏莎行》,贺铸《青玉案》,周邦彦《兰陵王》、《苏幕遮》,李清照《如梦令》、《醉花阴》、《永遇乐》、《声声慢》,张元干《贺新郎》,陆游《诉衷情》、《卜算子》,张孝祥《水调歌头》、《六州歌头》、《念奴娇》,辛弃疾《水龙吟》、《菩萨蛮》、《摸鱼儿》、《青玉案》、《破阵子》、《鹧鸪天》、《清平乐》、《贺新郎》、《祝英台近》、《永遇乐》、《南乡子》,陈亮《水调歌头》、《念奴娇》,姜夔《扬州慢》、《暗香》、《疏影》、《点绛唇》,史达祖《双双燕》,刘克庄《贺新郎》,吴文英《八声甘州》、《风人松》、刘辰翁《柳梢青》,蒋捷《贺新郎》,王沂孙《眉妩》,张炎《解连环》。
以上篇目,均为举例性质,可参阅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函授部与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合编《中国古代文学》中册。

浙江大学

推荐阅读:
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研
浙江大学2016年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复试科目或内容
浙江大学2016年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初试参考书目或教材
浙江大学2016年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初试科目
浙江大学与武汉大学的汉语言文字学考研那个好?
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研需要准备什么
浙江大学2016年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考试科目有哪些
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排名
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考研分数线

温馨提示:
  • 本站由在校研究生团队兼职运营【非学校机构】,我们提供浙大考研的免费咨询和研究生一对一辅导业务。平时有课,可能回复不及时,请自助下单,次日发货。
  • 工作时间:9:00—20:00
  •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学姐微信:kaoyancom
  • 学姐电话:15358124249
  • 浙江大学微信号

    浙江大学考研资料分类
    • 经济学院
    • 建筑工程学院
    • 管理学院
    •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 光华法学院
    • 公共管理学院
    •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 药学院
    • 化工系
    • 能源工程学系
    • 电气工程学院
    •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系
    • 人文学院
    • 环境与资源学院
    • 航空航天学院
    • 机械工程学院
    •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
    • 理学院
    • 生命科学学院
    • 动物科学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 地球科学系
    •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 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 教育学院
    • 医学院
    • 海洋学院
    • 高分子系
    • 心理系
    • 物理系
    • 化学系
    • 软件学院
    
    浙大考研网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本站为您提供浙江大学考研真题,答案,笔记,课件等考研资料。
    订购指南 |付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兼职机会 | 网站地图

    © 浙大考研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JU 感谢浙大考研资料中心技术支持